close
前一陣子和朋友聊起現在很多人用舉債的方式生活。
像是購買名牌包、出國旅遊、手機吃到飽方案等等。
A小姐,自小家境富裕,衣食無缺,一聽到這樣的案例,馬上回說: 白癡喔?花超過自己所能負擔的!
B小姐很有感觸,思考著應該如何幫助這些對於理財或理債無感的人(已經不一定是年輕人了)
A小姐的白癡論,其實不無道理,很簡單的數學~
收入一定要大於或等於支出,支出不能大於收入,
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B小姐認為,支出有時候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例如家人的醫藥費、欠款、...
怎麼樣都不能花超過所得收入,才有防範未來的準備。
每個人的生活模式、需求、可負擔狀況不同
因著如此,自己要釐清什麼是自己的基本生活所需?什麼是奢侈花費?
釐清的過程要很誠實的面對自己的狀況,沒有專家可以幫你。
比如說
A小姐的家境生活所需包括
佣人、司機、小孩美國學校學費
B小姐可能就自己煮飯自己打掃、自己開車、小孩讀一般私立學校
又有一些人可能搭公車、或騎機車、小孩讀公立學校
我只列了居家服務、交通工具及小孩教育就有不同選項
如果再加上其它生活習慣或娛樂、採買方式等,那麼可供選擇及檢討的項目就更多了
自己的消費千萬不能跟著別人走,
別人的狀況也不會是你的狀況
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斤兩重,
從食衣住行育樂的角度來分析自己的消費習慣,
進而改善自己的財務結構才不會讓自己陷入永遠被帳單追著跑的日子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