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一陣子和朋友聊起現在很多人用舉債的方式生活。像是購買名牌包、出國旅遊、手機吃到飽方案、美食、夜夜笙歌的生活等等。

A小姐,自小家境富裕,衣食無缺,一聽到這樣的案例,馬上回說: 白癡喔?花超過自己所能負擔的!

B小姐很有感觸,思考著應該如何幫助這些對於理財或理債無感的人(已經不一定是年輕人了)

30年前沒有什麼信用貸款這回事,沒有3C產品,沒錢就是沒錢。但是,「在自己可以負擔的範圍內消費」,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原則,為什麼很多人做不到?

對於基本消費的定義?食衣住行、哪一項不花錢?但是每一筆都有不同的選項,食的方面,可以自行烹飪預備、可以外食、可以與友人大餐。衣的方面,可以承接二手、可以新舊搭配、可以平價、可以名牌。住的方面,可以郊區、可以市內、可以小坪數、可以有庭院。行的方面,可以善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以騎車、可以開車。

同儕間(社會)的壓力?現代人生活受電視節目、廣告、各類訊息所影響,消費借款方式除了現金又多了信用卡、信貸。沒錢也可以買東西,這下子,自制力和面子就受到考驗了。很少人自己會理解自己自制力不足,和面子一樣,是大騙子,很多人有面子的問題:不願示弱、不願承認自己不足,所以做了超過自己能力可以負擔的決定。

所以,不要去用別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你以為你的消費是基本生活方式?自己好好評估好好調整,你自己的生活要自己可以負擔得起,也不要預支你的未來,不然,你所認為的基本生活會變成負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ENDA 的頭像
    BRENDA

    BRENDA 的異想世界

    BRE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