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新聞裡,最令人崇拜的人大概就是被網友們封為卡神的一位小女生,楊小姐。
今天在路上聽飛碟台陳文茜的節目也剛好以電話連線採訪了這位住在台東的女生,這兩位頭腦清楚的女性像是惺惺相惜似的彼此誇讚了一番。
天才總是怪─陳文茜在彼此客套後還下了個不客套的註解。
在節目中楊小姐敘述著長輩希望她出面澄清,其實利用信用卡刷卡集紅利並非正規賺錢方式,而是她的一個玩笑,造成誤解很過意不去。對於人生她另有規畫,是在近期創業設立一家防偽晶片公司。從訪談的過程中,聽得出楊小姐是一位很有思考力及說服力的人,對於自己的方向也很清楚,才會從銀行繁雜的規範中清楚算出自己可以從中獲得什麼
我當然對這個玩笑一笑置之,不過,對於銀行及從不仔細思考自己的行動會帶來什麼後果的人來說,這,可能並非玩笑。怎麼說呢?在窮爸爸富爸爸系列書中,提到很多財務觀念,可是在美國有一些人不以自己的情況多加思考計算,便直接拷貝羅勃特‧清崎以房地產賺取現金流入的作法,更扯的是用現金卡付頭期款,後果很慘,繳不出房貸,房子被拍賣是會賠很多錢的。這就是我所說的,不仔細思考後果的行為。
有多少錢作多少事,是剛起步的人踏實的作法。
所謂的財務槓桿,是要等到你有多餘的資本可以賠了,才做的事。
不能隨便學的,除非你很仔細思考及計算行為後果,楊小姐也說他有親友資金作後盾讓她的繳款正常,不然,刷卡可以賺錢,那麼另一個熱門新聞的主角們就不用苦哈哈的成立後援會請立委幫忙訂立破產法了。所有的工具都是一體兩面,像刀一樣,好好使用可以幫助你許多,錯用的話,不但傷人也有可能傷自己。
卡神楊小姐,吆喝全家以信用卡卯足全力消費集點是不折不扣的省錢達人,媒體實在不能誤導社會大眾,持續並有意報導楊小姐以信用卡賺錢。在陳文茜的訪談中,主持人也一直以會賺錢來評論楊小姐。我倒是覺得現階段陳文茜比較會賺錢,說、寫、評論樣樣賺。不過,如果是以省錢的角度來說,楊小姐從思考方式到行為模式都是十足的省錢達人,值得討教學習。
台灣媒體噬血成性,”省錢達人”的標題沒有”卡神以信用卡三個月賺進百萬”的標題來得血腥,接下來,卡神會不會真正利用媒體賺錢?還是卡神會被媒體利用?如何發展就要看卡神的智慧了。